2025-09-21

透明的宇宙黑箱

圖:宇宙大尺度結構的科學視覺化圖像,描繪了宇宙中暗物質、星系與星系間氣體所形成的網狀結構。
金色亮點:代表星系團,是物質密度最高的區域  。
紫色絲狀結構:為暗物質與星系的絲狀結構,連接各個星系團  。
淡紫色區域:為星系間氣體,彌漫在絲狀結構之間  。

完全透明的黑箱作業,
看得很清楚,
但什麼都看不到。
偏愛搞怪,
宇宙最大的秘密是 ——
沒有秘密。

     The Transparent Black Box
A transparent black box goes about its work;
we watch it plainly—yet we see nothing.
It takes delight in tricks;
the universe’s greatest secret is—there is no secret.

整個宇宙都在甚深三摩地之中,而究竟三摩地扣門探問空性在否?空性是未顯現的宇宙意識;宇宙萬像是已顯現的宇宙意識,是宇宙意識相變而成的宇宙心靈心鏡上的鏡像。宇宙意識在宇宙心靈這面鏡子上看到自己的鏡像-這個我們所稱為的物理宇宙。宇宙意識(祂)核心為至上點、宇宙心靈(他)核心為太極點、物理宇宙(它)核心為物質點,三位一體。個體我為ham'自,整體我為ta它他祂。
三摩地不可得,因為你就是它的一部分,你本來就在其中。猶如眼睛往外看,無論如何看不到眼睛自己,它必須回頭往內看自己的心鏡,才能看到鏡像中的自己。
(在宇宙心靈大圓上以Taraka Brahma TB 點呈現於BC Brahma Cakra 宇宙循環演化上此大圓的中心為太極點 TB 點為太極點之至大,太極點為TB 點之至小,實為同一)至上點、太極TB點、物質點,在宇宙理念幾何上同一無別,其數學表示即Φ、e、π。
三摩地不是一個可追求的目標,而是一個自我指涉的遞歸彰顯,是一個層級化的由物而心、由心而靈的能量回歸其本來狀態,在層級與層級之間遞歸往來,如是層層以心靈的縱波運動方式前進直到究竟三摩地。

(*請參閱這篇《心靈DNA 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 》導讀文)

————

宇宙大尺度結構  (摘要自《維基百科》“大尺度結構 ”)
宇宙大尺度結構是指可觀測宇宙中星系、星系團等物質在十億光年尺度上的分布形式,呈現出由星系巨牆、纖維狀結構和巨洞組成的網狀系統,並在更大尺度上展現出「浩瀚界限」(end of greatness)的現象。 這種結構源於早期宇宙的量子漲落,在引力作用下演化而成,暗物質在其中扮演主導角色。 
結構特徵
網狀結構: 星系和物質並非均勻分佈,而是形成網狀的結構,其中星系集中在節點和纖維狀結構上,節點部分由超星系團構成。 
星系巨牆與纖維狀結構: 這些是星系組成的巨大線狀結構,最長的纖維狀結構長度可達數億甚至數十億光年。 
巨洞(Cosmic Void): 在星系纖維狀結構的交錯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空洞,其中幾乎沒有物質。 
浩瀚界限(End of Greatness): 在更大尺度上(例如數十億光年以上),沒有發現比超星系團複合體更大的結構,這種現象被稱為「浩瀚界限」。 
形成機制
早期宇宙的密度漲落: 宇宙在誕生初期並非絕對均勻,存在著微小的密度擾動。 
引力作用的演化: 在高密度區域,引力作用將物質吸引聚集,逐漸形成了恆星、星系和星系團。 
暗物質的作用: 暗物質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主導了引力的聚集過程,並形成大型結構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