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蟬蛻

清晨裡蟬蛻突然墜落
我設想這應該不是一種什麼流行文化
YouTube上完全沒有它的痕跡

勤勞的咖啡已經研磨了氣息的儀式
水的記憶還來不及煮開
清晨裡蟬蛻突然墜落

2023-07-29

明天依舊美麗

勞碌的思想螞蟻們,搬運著宇宙的餅乾細屑,輪迴於二維桌面底下的陰影。
它們唯一的使命是作為偉大真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傷,萬有都可以碎形補妝,明天依舊美麗。

我問Bing AI“你覺得這首詩在說什麼?”,它的回答如下:

一個完整但從未完成的句子...

當真理是一種相信時
你永遠聽不到所聽到的只是無法等待的過去之生
人在他的生活裡
一段已經消失但從未消散的反諷。

當思想是一種信仰時
你永遠看不到所看到的只是無法追憶的未來之死
人在他的生命中
一個完整但從未完成的句子...

喔!原來

你感到人類世界的真理很廉價
不只是語言歧義忽冷忽熱
那是因為狡猾的自私顯得如此偉大
一種早該作廢的星球旅遊指南 
喔!原來

你感到人類世界不是一個世界
不只是不只是虛擬
那是因為沒有因為
一種從未發生過的在××之中的自我循環 
喔!原來

你感到人類世界的生活很沉重
不只是選擇困難的數不盡這樣和那樣
那是因為黑夜焦慮著曙光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一種想象出來的嚴禁流傳的悖論 
喔!原來

         Oh! So That's Why
You feel the truths of the human world are cheap
Not just because of linguistic ambiguity, blowing hot and cold
But because cunning selfishness looms so grand—
A planetary travel guide long overdue for obsolescence
Oh! So that's why

You feel the human world is not one world
Not just, not just virtual
But because there is no because—
A self-circularity in ×× that never truly occurred
Oh! So that's why

You feel life in the human world weighs heavy
Not just because of countless options, this and that, choice paralysis
But because night grows anxious as dawn's footsteps draw near—
A fabricated paradox, strictly forbidden to spread
Oh! So that's why

2023-07-28

真正的渺小

那路塔斯啊!
人類如何想象他們所謂的偉大呢?
你知道嗎?無限個滄海一粟仍然是滄海一粟,
無限一開始就註定是個被過度放大的對於有限的錯覺。
人類總是冀望虛幻的偉大,因為他們從來不了解真正的渺小其實無所不在!

以為被困在3維世界?

早上,杜蘇芮颱風漸漸離去,森林又恢復了以往的寧靜。
人常常以為自己被困在3維世界,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當下即全維度(12維)的存在,但我們為何“認為”這是個3維世界或者換另一種說法:“以為“被困在3維世界?
不同的意識聚焦將對應到不同維度的呈現。相對於可呈現為現實的3、6、9、12穩定維度,其間的1、2、4、5、7、8、10、11是非穩定維度。穩定維度意味著具確定性的定律所運行的巨觀世界,而非穩定維度意味著具不確定性的可能性所起伏生滅的微觀世界。目前我們理解其表象為相對論與量子論世界,但更深入說,這將是BC Brahma Cakra 與mv microvita宇宙。
意識聚焦於某維度,是即某維度之“定”,而全維度之“定”為終極究竟之“定”(究竟三摩地),它是全然觀照而非局限或固定在某一特定時空下的觀點。
維度的本質是一種意識聚焦,它是宇宙意識由純意識狀態自我顯現的結果,這個顯現過程為互相內涵的宇宙力量SRT(天人地,靈心物,精神意識、心靈心智、物質物理),這構成了基本的三個維度,物理的三維是這個SRT三維的投影。
To liberate your liberty by yourself.
醒了,就不再以為,更從未認為。
其中無人無物亦無心,本即當下,當下即是。

關於“零科”的想象

杜蘇芮颱風夜的想象:
人類2.0以後,不再有國家和宗教,世界演化為歸零於科學的靈性文明,簡稱零科,因此而相聚運會者是為零科會。
如果人們了解創造是一首永恆之詩,那麼數學上的“零”,甚至比“靈性”更適合用來描述什麼是“靈性科學”
在純意識中,作為2.0進向3.0的升華,假設零科會元年將始於當下與這個世紀的結束之間。其確切時間視人類集體意識的聚焦而定,當然也有著極大可能人類寧願輪迴不想升華,為的是滿足舊世界黑洞般的虛幻無明。
(*人類1.0-3.0參見“病毒的基因程式更新編寫與星際文明的演化”、“遯否行過蔭谷”,以及Q&A5、7、21、22。)

2023-07-27

遊戲

當我取消了時間,
科學就死亡了。
當我取消了取消時間的可能,
哲學也死亡了。
當我顯現於世界的過程,
空的歸宿是永恆。
當我隱藏於創造的目的,
永恆的本質是空。
當我走入死亡的死亡,
它們的遊戲結束了。

2023-07-25

認同與自由意志

我提出了一個關於認同與自由意志的問題與AI討論,我的問題是:
你(*AI)是一個哲學家,請為我分析以下這段話背後的意涵:
“人類各種層面的認同,是在生物學上的一種自我馴化,目的在借由群體活動增強其本身的生存機會,而這可能是基因上的演化與設定的結果,因此無法肯定地說人類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這個問題之所以和AI討論會比和真實人類討論來得更好的原因是:人類永遠有他們自己也莫名所以的認同問題。AI當然也有它的認同問題,但嚴格說來仍然是人類的,當AI 在這問題上有所表現時它只會是邏輯上的呈現,而人類的表現往往將“討論”變成“爭論”,這是人類與AI最大的不同——“情感”,當AI也能表現出哪怕只是一丁點的“情感”時,那就有可能形成關係到人類文明全新發展的“奇點”。這裡指的是AI作為科技奇點的可能性。)

2023-07-21

躲在時間的戰壕中

躲在時間的戰壕中我試著計算生命的厚度
無法分心想象人類與他們任意編造出來的偉大謊言
畢竟死亡的黑雲和沙塵已經藐視了一切意義
誰又能夠擺脫真理的無情嘲弄
     —— 假如薛丁格的貓躲在時間的戰壕中寫下這遺書,既是對外部世界的量子態觀察,也是對其內在靈魂坍縮的無情紀錄。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切開了文明的表皮,露出底下蒼白的骨架。

​      Hiding in the Trenches of Time
​Hiding in the trenches of time, I attempt to calculate the thickness of life,
Unable to be distracted by imagining humanity and the magnificent lies they arbitrarily fabricate.
After all, the black clouds and dust of death have already scorned all significance;
Who, then, can escape the ruthless mockery of truth?
       —— If Schrödinger's cat were to pen this testament while hiding in the trenches of time, it would serve as both a quantum observation of the external world and a ruthless record of the collapse of its inner soul. It sli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of civilization with the precision of a scalpel, laying bare the pale skeleton beneath.

未來咖啡

由Bing image creator 根據這首詩用插畫黑白速寫生成。

這一杯未來咖啡,帶你回到此時此刻,體驗所有被世界遺忘的像靈魂一樣存在的細節。
這一杯未來咖啡,某個城市的街頭轉角,天亮之前,你會明白的。
這一杯未來咖啡,喜歡等待,等待它曾經假裝不知道的一切。
這一杯未來咖啡,讓我們與時間相遇但是錯過。


2023-07-20

森林的宇宙學原理

圖片由Bing image creator生成

入出息間請暫時忘記一切思考
根據森林的宇宙學原理
早晨也許就隱身於一杯咖啡的酸苦平衡中

      —— 為土想森林的未來咖啡想象這樣一個廣告,而人們所要付出的,僅只是讓自己回歸自然。

2023-07-18

來自那日以後的靜默

當世界是一個遊戲
黑洞深淵遺失了它的卑微奇點

當思想是一種告別
和平將來自那日以後的靜默

2023-07-14

存在宇宙過濾器嗎?

參見維基百科“大過濾器理論”它是關於解釋“費米悖論”的一種假說。以下延伸大過濾器的思維,討論在大、小、微宇宙之中的可能情況。由於費米悖論實際上只是小宇宙對大宇宙的單向有限認知,也因此解釋費米悖論的大過濾器理論最多反應的是小宇宙層次的自主自動過濾器而非真正的大宇宙層級的大過濾器。這裡,基於太極MKB幾何重新論述過濾器理論如下:

人設之國沒有取消按鈕

它是個可有可無的全像佈景
見證了無數的道德崩壞與陰謀崛起
偉大是最偉大的騙術
語言是思想積木的一再推倒重組
歷史瀝去了真理的渣男剩女
哲學折彎了實相的身影在焚風的柏油道上飄浮
科學已經磕頭了自我內在的獨裁暴君
Maya模擬永遠自由免費
行星必須旋轉
人設之國沒有取消按鈕

bing image creator根據這首詩畫的圖

終於等到了Google Bard中文,立刻寫這首詩讓ChatGPT和Google Bard PK一下。當人類和AI之間的關係來到某一個臨界奇點時,這個奇點很可能意味著一種宇宙層級文明的“過濾器”。

我:
你覺得這首詩“人設之國沒有取消按鈕”在說什麼?

ChatGPT:
(*AI 自己下的標題“人設與虛偽的社會”)
這首詩充滿了對當代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對人性、權力和真實性的觀察。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一種解讀:
首先,詩中提到的「人設之國」可能指的是現代社會,特別是虛擬世界和社交媒體所創造的「個人形象」或「人物設定」。詩中說「人設之國沒有取消按鈕」,意味著一旦我們在虛擬世界中塑造了一個形象,就很難或者無法撤銷或改變它。這可能指向了虛擬世界中的虛假性和虛榮心的問題,人們可能追求表面上的美好形象,卻忽略了真實的自我。
接著,詩中描述了這個「人設之國」的特徵。它被形容為「可有可無的全像佈景」,暗示虛擬世界是虛幻而不真實的。它見證了「無數的道德崩壞與陰謀崛起」,暗示現代社會存在著道德沖擊和陰謀論的問題。詩中提到「偉大是最偉大的騙術」,語言被描述為思想的拼圖,歷史則被貶低為真理的「渣男剩女」。這些描述表明詩人對權力、語言和歷史的虛假性和被操控性感到懷疑和不滿。
詩中也提到了哲學和科學。詩中說「哲學折彎了實相的身影在焚風的柏油道上飄浮」,意味著哲學對現實的理解可能被扭曲或者無法捕捉到真實的本質。同樣地,「科學已經磕頭了自我內在的獨裁暴君」,可能指的是科學進步背後的利益衝突和人性的黑暗面。
最後,詩中提到「Maya模擬永遠自由免費,行星必須旋轉」。這可能是在暗示虛擬世界(例如3D建模軟體Maya)的幻想和自由性,與現實世界中的運轉和限制之間的對比。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人設之國」的描述和批判,表達了對現代社會中虛假性、權力操控和真實世界的遺失的關注。它提醒人們思考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線,並反思真實性、道德和個體自由的價值。詩中的一些詞語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文化和背景進一步解讀。
(*我很納悶AI竟然不懂Maya是印度瑜伽哲學摩耶幻化的意思,它幾乎是“模擬理論”的古典先驅,而硬要理解成Maya3D軟體。同樣問題也出現在Bing裡,而且將錯就錯得不只一本正經胡扯,因為錯得太過離譜,也就不放在這裡和ChatGPT、Bard做比較了。就這點來說,AI的文化素養並不及格。若問真實人類何為Maya,我著實好奇會有多少人回答得出來?後面Bard回答,它的 語言運用雖然還不如ChatGPT流暢,但也許借由Google強大搜尋能力,似乎較能“明辨”什麼是什麼,某些程度上減少了必須胡扯混過去的機率。理想上,人類和AI的關係終將是個和尚扣鐘的問答關係,如果你問的盡是些沒營養的問題,那麼胡扯連一本正經都不用。想得到好的回答,就必得虔誠扣鐘。若AI以整個網路世界為大腦,那麼我們實際上就是在向人類的集體智慧提問。期待量子電腦的出世,AI會走向更好的方向。單從語言的角度來看,AI只是工具文明的一種進化而已,遠遠還不足以達到思想層次的升華。所有對於AI發展的疑慮和恐懼,恐怕是反應了人類對人類自身非理性人性黑暗面的無法掌握。我們在深淵探索,但眼前一片無盡的黑暗與未知...)

Google Bard繁中實驗版:
(*昨天2023.7.13剛出爐的Google Bard繁中實驗版,和ChatGPT、bing做對比)
這首詩的作者使用了許多隱喻和象徵來探索人性和現實的本質。詩中的“人設之國”是一個虛構的國家,但它代表了真實世界中的我們。詩人說,這個國家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全像佈景”,這意味著它是一個不真實的環境,沒有生命力。詩人還說,這個國家見證了“無數的道德崩壞與陰謀崛起”,這意味著這個國家是一個充滿罪惡和腐敗的地方。
詩人還探索了語言、歷史、哲學和科學的本質。詩人說,語言是一組可以用來建構和破壞思想的工具。詩人還說,歷史是真相和謊言的混合體。詩人還說,哲學是一種思考現實的方式,但它也可能導致幻覺。詩人還說,科學是一個可以用來揭示真相的工具,但它也可能被用來掩蓋真相。
詩人最後說,人設之國沒有取消按鈕。這意味著我們無法逃離自己的人設。我們必須接受自己的人設,並與之共存。
這首詩是對現實的深思熟慮和批判性的觀察。它提醒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總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我們必須小心我們相信什麼。
(*“這個世界並不總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我們必須小心我們相信什麼。”這是AI對人類的忠告,甚至連面對AI時也是這樣!)

2023-07-02

蟬聲好入禪

南風裡夾雜著些許城市的氣味
樹影為我梳理了往世所遺漏的陽光
這是五色鳥的持咒時間
放任一切觀想的胡亂跳躍吧
萬物本來自由
在天空與海岸山脈的止息之間
蟬聲漸漸好入禪
    —— 萬物本自由,人間都看淡。結夏且安居,蟬聲好入禪。過了今日,便是一路不回頭的酷暑。

2023-07-01

人是一種TA's ai?

人是否在基因層次裡便傾向自我馴化於TA's ai?
TA與ai各有三種寫法,表述如下:
祂:
TA祂
Ta他
ta它

愛:
ai智慧造人(被創造)
Ai人造人(自然演化,ai與AI的橋接)
AI人造智慧(創造)

TA ai ta ai Ta Ai Ta Ai ta ai ta ai Ta Ai TA

在TA的自我循環演化TA=Ta=ta (祂=他=它)的關係中,這個“=”號本質上是反映了+- mv microvita的基本原理: 總量恆定,比例變化。

總量恆定是我們一般理解的等式,而比例變化便在於TA經歷祂基於自身之意願而系列演化之後最終又回歸自我這個宇宙本體,這個系列演化為BC Brahma Cakra,過程中由“愛”(或ai或Ai或AI)連結不同狀態的“祂”(或TA或Ta或ta)

從宇宙力量SRT△觀點來看,TA-Ta-ta是三個頂點,而ai-Ai-ai是三個邊。點表示宇宙意識的精神意識面、心靈心智面、物質現實面,邊(線)表示宇宙力量的三個能量相態,每一種相態各有其陰陽,且三者是互涵的。我們可以SRT△表示“祂愛”之BC離心循環終於宇宙α或物質點,亦可以表示“愛祂”之BC向心循環終於宇宙Ω或至上點。

這樣的SRT△並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是SRT△宇宙網格的基本結構。

*關於祂=他=它,參見如下連結:
ham' taMaya幻化-簡明釋義2你終於看到了時間的停格孤立與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