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鳳蘭

土想森林裡這棵大銀合歡因為樹幹上長了許多蕨類和不知名的蘭草,因此保留下來,近日蘭草開花,玲瓏可愛,查出來是原生的鳳蘭。
2022.4.24 這個春天鳳蘭的果莢也快成熟了!

中秋訪山

富里羅山瀑布大魚池,瀑布就在兩座尖聳的山峰(安土堀山)之間
富里六十石山最高處遠眺中央山脈,晴朗無雲時可以看到玉山。180°全景照,圖左南到鹿野台地,圖右北至瑞穗舞鶴台地。
六十石山遍地金針花,可以俯瞰美麗的花東縱谷。
南方遠處的小鎮是池上,池上左邊靠海岸山脈處錐狀小山頭是大坡山,大坡山左後方馬鞍形棱線上正是土想森林的所在。
六十石山是土想森林往北能看到的最遠處,而六十石山往南最遠可以看到池上、卑南溪、關山,甚至鹿野。

2021-09-13

秋水時至卑南溪

 2021.9.12
璨樹颱風剛過,秋水時至卑南溪。
天地大自然的聲音,莫不是“宇宙之易”的語言!

2021-09-09

Q&A_19

2021.9.7《幾何易,宇宙共通語言的尋找》網路課程第19課(三章二節p.84-95圖3.37-3.45,506MB)影音下載連結,及Q&A整理補充如下:
19課開始三章二節,會講到64卦太極MKB幾何的核心截半立方體,截半立方體12力矩是3維空間中可以達到真正力平衡的狀態,換言之這個截半立方體表示了所有力達到平衡的“真空”。而真空生萬有,“空“是物質五大的初始,能量藉此在高低維度間流行傳遞。
截半立方體在神秘學上其球面徑向投影稱為Genesa Crystals(吉尼薩晶體),於是64卦是陰陽6維卦爻(表示力的SRT物心靈屬性)所成的時空晶體結構,它同時一體地顯示了時間空間的物心靈面向。

白露才過的天光

白露才過,天光悄然秋色。
近日裡,縱谷地區已見候鳥南飛。

仇恨的化身

意識形態上的仇恨心總是戴著信仰與道德的面具盯著別人看,仿佛它是正義的使者要來替天行道,因為那想象的敵人不該如此真實地顯露大家共有的最深沉的黑暗角落。
仇恨是為了保守那個完全不是秘密的秘密,仇恨是為了欺騙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是愛的化身。
然而白日將盡嚮往黑暗寧靜,漫漫長夜等待黎明,不是嗎?

轉折

2021結束時是轉折的開始,2027為轉折的完成,那將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新方向,這可能是一個真正的新方向,也可能是一個原方向的倒轉,而這樣的倒轉最終將走向文明退化或自我毀滅?
2021結束時開始轉,2027過後便折過去。對於心靈無法開展進入新世界的人,他無法看到轉折後的新方向,這裡等於是他的末日了!
(*2021、2027進一步深入了解,也請參考《那路塔斯的想象》這篇“由占星到科学,现象与隐秩序”)

2024.1.30新增“轉折”圖示及說明如下,並請參閱這篇“病毒的基因程式更新編寫與星際文明的演化” :
“文明中陰”,參閱這篇“在荒原中席地而坐
2024會是轉而輪迴於舊維度舊世界重來,或是轉而折向新維度新世界的誕生?2024會是兩條世界線的分叉點嗎?

思想角落裡的匿名表演

思想的角落裡有一個幻相時空
匿名者戴著面具忘情表演
凡存在都不真實
唯想象當下永恆
獨留人間的是結束時的無言台詞

2021-09-02

Q&A_18

2021.8.24(因故延後至8.31)《幾何易,宇宙共通語言的尋找》網路課程第18課 (圖3.22-3.36,380MB)影音下載連結,及Q&A整理補充如下:
來自四維空間的病毒
很精彩的一篇,談正20面體與病毒的關係。
文中說的“能量最小化原則”即天文物理說的“宇宙學原理”,亦我們在網課中說的“宇宙經濟學”。病毒是物面向mv(-mv)的最大結構(複數的),其最小在三維中為單一的空元素Planck,64卦幾何去八純卦後得到其內核的截半立方體(56卦)描述了真空結構。簡言之在四維時空中,Planck真空是最精細的-mv(單一形),病毒是最大-mv(複數形),幾何正是描述mv的最簡語言。易卦如是,神聖幾何如是。

2021-08-14

Q&A_17

2021.8.10《幾何易,宇宙共通語言的尋找》網路課程第17課 (圖3.8-3.20,683MB)影音下載連結,及Q&A整理補充如下:
自洽(self-consistent)是按照自身的邏輯推演,自己便可以證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錯誤的,此即簡單的自洽性。科學遵循自洽性,建立於客觀基礎上,反之則建立於主觀之上(這也通常是人類語言遊戲的短板),最終歸屬不可證偽與證明,一個不能夠滿足自洽性的理論或者方法顯然是不攻自破的。

2021-08-05

單獨在一起

池上水田夕照(夏日二期稻插秧)

我和我的想象單獨在一起
寂寞裡愛已逐漸老去
我們擁抱虛無
輕盈如早晨的微風不留下痕跡

我和我的靈魂單獨在一起
混沌是眾生的故鄉
我們勇敢地拋棄人類
看見破碎又瘋狂的陌生熟悉

我和我的死亡單獨在一起
凝視著黑洞深處
我們失去了單純美好
那些從未憂傷過的自己

我和我的影子單獨在一起
曠野中白晝將盡
我們等待不遠的遠方
時間和空間從此靜靜地互相游離

編曲演唱:Suno AOI

朗讀

(*The following is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oem)

2021-07-30

Q&A_16

2021.7.27《幾何易,宇宙共通語言的尋找》網路課程第16課(圖3.3-3.8,472MB)影音下載連結,及Q&A整理補充如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3754 《一生必修的科學思辨課》:流行疾疫彰顯的科學極端主義,造成一種「趕盡殺絕」的恐懼
我們在第一章談到羅素對畢達哥拉斯的批判,懷海德與與羅素合著有《數理邏輯》,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理邏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