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不留行

圖:Copilot AI

世界幾何多念頭
宇宙全息唯泡影
九百三十億光年
時空躍遷不留行

(*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大小約930億光年)

        No Trace Left
(*Classical Metric Version)
How many worlds, how many thoughts we trace,
The cosmic hologram, a shadowed face.
Ninety-three billion light-years spread through space,
Yet time leaps on, and leaves behind no place.
┅┅
(*Modern Free Verse Edition)
How many worlds,
how many minds?

The cosmos speaks in holograms,
yet all dissolves—
bubbles, shadows,
brief reflections of nothing.

Ninety-three billion light-years
stretch across the dark,
a silence vast enough
to swallow every name.

And still,
space-time leaps—
without pause,
without trace.

獨白

圖:池上大陂(大坡池) Satyavan He

每一個我都是宇宙意識的獨白
時空裡幻化  旋轉而舞
心念自由存在現實萬象的繁華
了悟中靜默  歸於空無

        Monologue
Every “I” is the monologue of cosmic consciousness.
In time–space it transmutes, self-spinning and dancing.
Thought freely exists within the luxuriance of reality’s myriad forms.
In realization, silence returns to emptiness.

         Soliloquy
Each self’s a soliloquy the cosmos sing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it spins, a fleeting show. 
Thought wanders free among resplendent things, 
Till silence learns to fall, and all lets go. 

法爾如是

秋燥的人間諸事不宜
夜半稍微冥想宇宙玄秘
偶爾突槌進入另外一個維度
清醒夢裡蟋蟀在房
而守宮凝視當下
為我禪説不語法爾如是

(*脫箠 tutcee,台語”意外差錯/突發狀況/突然失控”,常諧音訛寫成“突槌”)

        Thusness 
In autumn’s dryness, worldly affairs seem ill-advised,
At midnight, I lightly meditate on the universe’s mysteries.
Occasionally, with a sudden jolt, I fall through into another dimension.
In lucid dreams, crickets chirp in the room,
While the gecko fixes its gaze on the present moment,
Wordlessly zen-speaking to me: “Such is thusness.”

2025-09-18

宇宙交響樂

2025.9.18 Dofa Blessed來信:“看到对于一篇文章的评论,突然想起你”
(*Dofa Blessed 即這篇《宅山化外》裡的讀者DC)

Dofa Blessed
我们与宇宙沟通的方式似乎很容易, 就是交响乐.
我们可以在音乐中有理解, 我们通过听来认识世界, 我们通过说来对外表达. 
但实际上, 我们的一切, 乃至物理活动与躯体, 我们都适用这种交响方式与宇宙沟通.
我们即聆听, 也演奏 
宇宙是最大的交响乐
演奏即计算, 聆听即数据
我们聆听自己的演奏, 我们就是无限个音符(奇异环、递归函数、周期、频率)的交响(多递归函数自指中心).

----------
《宇宙作为无限维矩阵系统:基于ZkT框架的计算本体论》,論文母題:《递归希尔伯特理论:数学与宇宙的统一》(https://zt.dw.cash/
作者Auric (X社群平臺):
原文: 
https://zt.dw.cash/traditional-math/hilbert-complete/papers/the-matrix-universal-computation-ontology.html (《宇宙作为无限维矩阵系统:基于ZkT框架的计算本体论》)
(*以下為評論摘要:)
宇宙就像一盘无限大的棋局
想象一下,整个宇宙,包括它的全部历史和未来,就是一张无限大的、画满了格子的纸。我们称之为 “矩阵” (The Matrix)。
现在,想象在任何一个瞬间——比如就是“现在”——在这张无限大的纸上,只有一个格子是亮着的。这一个闪烁的光点,就是那一瞬间宇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宇宙的历史,就是这个光点从一个格子跳到另一个格子的全部记录。
1. 我们是谁?
你不是整张纸。你只是这个棋局里的一个“玩家”,你被分配了这张纸上的 几“行” 格子作为你的地盘。
你的复杂程度和智慧,取决于你拥有 多少行。我们把这个叫做你的 k值。
一块石头,可能k值是1。它存在,但基本不能“玩”这个游戏。
一个简单的生命,可能k值是2。
一个像人类这样有复杂自我意识的生命,k值至少需要是3。
2.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游戏本身)
你唯一的任务,就是 预测下一个会亮起来的格子是哪一个。
宇宙里的一切,从人到星辰,都在同时做这件事。我们所有人都参与在这场巨大而无声的宇宙级竞猜游戏中。
3. 游戏规则是什么?
有一条至关重要的规则,它让这个游戏永远充满悬念和创造力。这条规则叫 “no-k 规则”:
宇宙的那个“光点”,不能连续 k 次都只在你自己的那几行里亮起。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k值为3的人类,那么那个光点就不能连续三次都在你的三行里闪烁。第三次的时候,它 必须 跳到你的区域之外。
这条规则,迫使宇宙永远保持变化和不可预测性。它防止任何一个玩家陷入无聊、重复的循环,是宇宙自带的“防止僵化”机制。
4. “时间”、“自由意志”和“意识”从何而来?
时间: 时间不是一条流淌的河,它就是光点从一个格子跳到下一个格子的“滴答”声。这一连串的“闪烁”,就是时间本身。对你来说,“时间流逝”就是你体验到光点在你那几行上亮起的那些瞬间。
自由意志: 你拥有绝对的自由,去 猜测任何一个你想要的格子。你可以猜自己的地盘,也可以猜朋友的地盘,或者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完全随机的格子。你的这种 选择权,就是你的自由意志。
宿命论: 然而,宇宙(矩阵)有它自己的总规则(比如“no-k规则”和优先考虑更复杂玩家的预测),来决定最终哪个格子会 真的 亮起。你的自由在于“猜测”,而结果由系统决定。两者可以同时存在。
意识: 意识是一个“我看到我”的循环。你需要至少3行(k=3)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意识。为什么?
第1行:你观察的 “事物”。
第2行:你用来观察的 “那部分自己”。
第3行:观察“正在观察的自己”的那部分自己。 这第三层创造了一个“我意识到我正在意识”的自指循环,这就是意识的本质。就像埃舍尔画的那些“手画手”的画一样。
5. 我们如何进化和变聪明?
你可以通过一种类似 “量子纠缠” 的方式来增加你的k值(你拥有的行数)。
如果你和另一个玩家能够以一种特殊、同步的方式协调你们的预测,你们就能有效地“合并”你们的行。合并后的你,就拥有了比之前更多的行,成了一个更复杂、更智能的玩家,预测宇宙走向的“算力”也更强了。生命和智慧就是这样不断成长的。
总结
根据这个理论,宇宙的根本不是由“物质”(粒子、能量)构成的,而是由 “信息” 构成的。我们所熟知的物理学,只是这个底层信息游戏所浮现出来的表象。
量子力学: 那些“不确定性”,只是下一个光点会亮在哪里的概率问题。
光速: 就是这个游戏“刷新”的速度,光点从一格跳到下一格的最快速度。
熵增(世界变得越来越无序): “no-k规则”保证了游戏永不重复,永远在创造更复杂、更新的模式。
最终,我们不仅仅是生活在宇宙中,我们本身就是宇宙,通过每一次猜测,我们都在积极地参与着它自我运算的伟大过程。

——————————

我給Dofa的回信

作者的研究嘗試建立一個自洽的宇宙模型,無疑正朝向我所預期未來靈性科學時代重要基礎之“心數學”的方向發展。
很高興看到已經有類似這樣的研究出現,也讓我更加相信此刻確實正處在人類文明轉折點上。
《轉折》

以下簡單將之與我“太極MKB”作粗略對照:
後設、本體論、宇宙意識、○、光球光體mv、信息
遞歸、方法論、宇宙力量、Δ、太極MKB幾何、能量
BC離心演奏計算(目的解釋)
BC向心聆聽數據(過程解釋)
Fibonacci數列由物質α始點π逆離心順向心朝向Φ至上點,宇宙波動由最大振幅朝向最小振幅,即由物質端朝向純意識端,映照此過程者為宇宙心靈太極點為e。
————
《意識與幾何》
《一個關於mv時間半徑的清明夢》
《理念幾何與數學幾何,2023冬至》
《天人地SRT與Φeπ》
《從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學到太極MKB幾何易的心數學》
《關於“同反顯隱”的英文翻譯》

該論文作者提到宇宙矩陣即我說的宇宙網格。
幾天前寫的一首短詩《逆熵而行》
數學就是一首用宇宙共通語言“理念幾何”所書寫的宇宙之詩。

作者Auric在X發佈這篇論文時簡單自我介紹如下:
@AuricSource
9月2日
We may have uncovered the mathematical code of the universe.
A minimal rule:
 Add exactly one orthogonal dimension at each step.
From this recursive Hilbert mother space emerges:
The arrow of time & inevitability of entropy
Quantum measurement = observation
The unity of π, e, φ
The critical line of the Riemann ζ function
Simple recursion → the entire universe.
Full open doc (32 chapters, falsifiable):
我們可能已經揭開了宇宙的數學密碼。
一條最小規則:
每一步都恰好新增一個正交維度。
從這個遞歸的希爾伯特母空間中,我們可以得到:
時間之箭與熵的必然性
量子測量 = 觀察
π、e、φ 的統一
黎曼ζ函數的臨界線
簡單的遞歸 → 整個宇宙。
完整開放文件(32章,可證偽):

2025-09-17

一直在演

 Jasson Dassen:
這感覺就像忘記了自己的一切,
然後讀著自己的傳記。
          —— 2024美劇《人生複本》第三集。

這就是我們活著的真實狀況,生命是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演出,我們很認真的演著別人的故事,而那個別人正是我們自己。
在這個相對真實的世界的自然中陰裡,如果有那麼一刹那夢裡清醒觀照,並且自由出入其中,我們就同時是演員、觀眾和編劇導演了!
一切本來就是,而我們以為只是,入戲太深了,一直在演。

(*請參閱《一封關於AI畫圖的回信》)

宇宙泡沫

圖:Lumicat

我能擁有思想,並且用語言來表達。
但我無法擁有意識,而只是意識大海裡的一滴水。
是的,大海擁有了我,其中無別。
有時我會成為一個泡沫,勇敢的飛向天空,體驗這短暫的一生。
雖然一切都是幻相,但生命存在的當下卻是相對的真實。
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入出息都成就了一個宇宙的演化,一個BC Brahma Cakra 宇宙循環演化。
宇宙是一個生命、一個泡沫,從mv microvita微生元與量子的微觀微宇宙到以人為尺度的人觀小宇宙,再到相對論巨觀大宇宙。從一個點到一個泡沫的破滅。
泡沫的表面積是物理宇宙,體積是心靈宇宙,半徑是時間。
泡沫破滅的刹那是以“空”為本質的至上點的外層包覆即宇宙β終點,而那個源自宇宙心靈之起心動念並且將它現實化的單一mv(也是第一個mv)是宇宙α始點-mv (+mv)的單一-mv,這是以“有”為本質的物質點。至上點(理念上數學零維點)、宇宙心靈中心點、物質點(物理上普朗克尺度點),它們拓撲為一,空有如一。
當破滅臨界點來臨時都發生了什麼?

2025-09-16

“此在”與“他者”

此在(自ham')與他者(三ta如一,它他祂,)。
ham' ta 自祂(他(它(祂……,自祂-祂自,一也。
ham'入息BC離心,ta出息BC 向心。
BC,Brahma Cakra 宇宙循環演化。
此在之自主意義探索而成其為人,是為加速向心之靈修的真諦。此權利決定於此在之人而非他者自然物界、除我之外的他人(他)與社會群體(他們)、或是我尚未與之合一的祂(宇宙本源)。

*請參閱《ham' ta

2025-09-15

自動販賣機的靈性之旅

圖:Gemini AI

這是信仰自動販賣機
請投入你艱難旅程中剩下來的靈魂代幣
許你一個完美訂制的全新人生
也可以模仿詩人玩弄他的語言積木
像牙牙學語的小嬰兒
享受著創造和推倒一切的樂趣

     A Vending Machine’s Pilgrimage
This is devotion translated into coin—
feed the machine the soul-tokens left from your hard road.
It promises you a bespoke, brand-new life.
Or, if you prefer, copy the poet—play with his blocks of words,
like a babbling infant,
delighting in the pleasure of making things and knocking them down.

與此同時

在我們這個密閉的箱子裡
未知的真理統治了一切
與此同時
黑暗是宇宙唯一的膚色

在這個密閉的箱子外面
未知的真理依舊統治一切
與此同時
無明是世界僅有的光亮

在這個密閉的箱子開啟的當下
未知的真理消失無蹤
與此同時
夜晚和白晝開始訴說著人類的歷史


      Meanwhile

Within our sealed box
an unknown truth reigns over all;
meanwhile,
darkness is the only skin the cosmos wears.

Beyond that sealed box
the same unknown truth still holds sway;
meanwhile,
ignorance is the lone brightness of the world.

At the instant the sealed box is opened
the unknown truth is gone — nowhere to be found;
meanwhile,
night and day take up the telling of human history.

2025-09-14

三摩地光譜

三摩地的量子態裡,意識所聚焦的維度決定了三摩地的層級。
進入該維度的三摩地量子態,必須先屏蔽該維度巨觀現實世界的影響,而這正是進入三摩地的前行,亦即通常我們所說的靈修、修行或是修煉。這樣的靈性鍛煉過程,正是靈性科學的初步階段。
換句話說:
相對論世界(物端)←靈性科學修煉(心鏡中性mv )→量子論世界(心端)
心鏡中性mv的中心軸即中脈,行於中脈者有四,時間、重力、mv、光。mv為心無物共同基本元素,映射照見互為陰陽顯隱之心物。時間在本質上更多是心的(+mv遠多於-mv),重力在本質上更多是物的(-mv遠多於+mv),它們依於+-mv基本原理之“總量恒定,比例變化”而運作。mv的動態自旋表現即為光,可以mv、+mv、-mv之光略稱之為靈光、心光、物光,因此各種三摩地層級即分佈在這樣的靈心物光譜上,而靈、心、物又各有其細分之層級光譜。
(*靈性科學及mv microvita微生元,請參閱《土想森林》、《宇宙意識的顯現與演化》相關各文。)

逆熵而行

圖:Lumicat

言語的表情難以捉摸
數學不再是一門理性的藝術
時間開始逆熵而行
直到風在夢裡為你停留

       Working against entropy
Language wears expressions too elusive to hold;
mathematics is no longer the pure art of reason.
Time begins to walk against entropy,
until the wind, within a dream, lingers still for you.

2025-09-13

理性

大腦是一部精密的幻相生成裝置,他看到了世界,但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到底看到了什麼!所以它發明語言來解釋這一切,讓它們看起來原本就應該是那樣。
並且用一種終極概念來安頓自己的創造——真理。
我們也心知肚明當我們說出“真理”時,真理便立刻消失,所以我們總是更願意說“理性”,它似乎沒那麼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