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春天從來不懂我的明白

時間正要暮色中離開
春天從來不懂我的明白
你說萬物都在冥想
那一片漂浮著曙光的黑暗大海

鳳頭蒼鷹

 正在搭設金字塔竹編骨架,頭頂老苦楝樹上來了一隻鳳頭蒼鷹。


找找看,在哪裡?


2019-04-17

過山刀

園子裡來了一尾過山刀,大圓眼,身形細長兩側及背部有黑色長條紋,行動快速,日行性,喜捕食蛙、鼠、蜥蜴。後來牠抓到一隻蜥蜴
昂首注視獵物蜥蜴





吉瓜愛



實驗公木瓜莖幹打入異物(此例用竹釘,以前看過用生鏽鐵釘),改變公木瓜生理特性,促使公花序最末端那朵轉性成母花。左邊兩朵母花,一含苞一開花,右邊那個已開始結果。釘子要留在木瓜莖上,若拔掉則無效。
生命在面臨緊急狀況而有可能斷絕生存時,大自然機制會窮盡辦法挽回,公株變母株,此是一例。聖經亞當夏娃故事,上帝造人,現代DNA技術已經可以用男性骨髓造出卵子,女性骨髓造出精子。上帝造人的故事背後隱含著地球人類極可能是外星文明以地球物種(如較進化的猿猴)加以DNA改造而成。神造人,這個所謂神很多時候只是更進化的“人”,尚未理解的科學被歸入宗教,已經理解的宗教歸入科學,宗教科學本一體,它是一面鏡子反應人心及其理性智慧的開展程度。
五色鳥這時也正是求偶活躍期間,到處可以聽到牠們打鼓一般的鳴叫,台灣稱為谷雨鳥,喜食成熟木瓜(阿美族語“吉瓜愛“,由於木瓜外形與通草相似,因此通草也稱為“吉瓜愛”),我的木瓜再過些時候就要和牠們分享了!
這星期六節氣谷雨,時當暮春,此後便逐漸入夏。去年谷雨這天池上下了春天第一場大雨,池塘開始積水。今年應該也會很準時,星期四或五,谷雨前一兩天大雨。來到山上以後,天氣變化已經成了我最關心的日常。
谷雨,雨生百谷,雨水滋養各式各樣穀物。

2019-04-16

暮春谷雨將至




池上,暮春谷雨將至。剛將最後一批種苗插上標示牌,春天的工作到此全部完成,接下來這幾天等大雨過後就要展開夏天的工作了!午後天空小雨燕過境,宣告春天大雨就要來臨,去年此時也是這樣。似乎小雨燕追著春雨鋒面遷徙北返。
時空是人所無法留住與挽回的最記憶深處的愛情。

想象是自由的窗口
虛擬是正在凝固的牢籠
無聲無息的在大氣中被淡化稀釋了
卑微又哀傷的情感再也不願散步於深夜的街巷
孤獨和記憶互相搜尋著彼此的身影
即將止息的早晨微風悄悄穿過我們的森林
暮春三月的天空如此美好

2019-04-11

池上春天

池塘下方坡地完成咖啡苗定植,並順便整理樹林,現在有了更開闊的視野,池上田野,一覽無遺,這是今年春天的新視窗。

黑洞與當下

udn 聯合新聞網: 愛因斯坦相對論沒錯! 人類歷史首張黑洞照片作證.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748803
這黑洞位在M87星系中央,距離地球5千5百萬光年,光速每秒30萬公里,光連續跑55000000年才到得了,也就是此刻照到的這張黑洞照片其實已經是5千5百萬年前的那個黑洞了!
當下,過去現在未來本是一體,時間只是一種對於不知如何測量的距離的想象。
光從太陽傳到地球需七分多鐘,也就是眼前當下所看到的太陽其實是七分多鐘前的太陽。那麼你以為的當下也不過是時間過去之後所留下的影子夢幻泡影。
於是往外看得越遠你就越是看到過去,往內看得越裡面你就越是看到未來,這是以心為內外的分界,因此看著自己的心你就處於現在,如果進一步定在心上你就進入當下。這是當下的科學原理。
心是時間被想象出來的原因,所以心是空間內外的分界,內是高維空間,外是低維三度空間。心可能處在低維也可能處在高維,心在低維人就與動物無別,心在越高維其意識密度也就越高越是不受限於物理世界,心靈也就處在更開展的狀態。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個“希”也就是心這個內外分界的鏡子,它照向外面也照向裡面。你的心就是你最好的老師。

2019-04-09

池上光影

池塘下方坡地做了整理,往山下看的景觀也變得更開闊了!春天的大氣光影,瞬息萬變。









施捨和引路

施捨的目的是從人的口袋中掏錢轉移到另一個口袋,本質上和做生意沒什麼太大差別,因此施捨常常淪為一種良心消費。
引路是助人在自由中卻不迷失方向。
宗教總是希望你施捨而無法為人引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的在走路,走路也就是行道,是一種實踐,光說不練只是看地圖,知道所有道路的來龍去脈,卻從沒真的走過,很多大師上師精神導師都只是很巧妙地表演著如何在地圖上走路而已,如果你信仰了你就走進心理剝削甚至靈性剝削的迷宮。
那麼政治呢?它和宗教是一對師公聖杯,偶爾吵吵架,更多時候一起暗夜同行,如果你成了迷粉你就失去了飛翔的自由,只能滿足於在地上激情而短暫的快樂跳躍。
若是說宗教是精神鴉片,那麼政治就是心理迷幻藥!
宗教和政治都是一種表演,人們很清楚那都是假的,但大家還是很喜歡。就跟麻醉藥或毒品(這樣用是麻醉藥,那樣用是毒品)一樣,痛苦時暫時緩解你的痛苦,快樂時讓你更快樂更嗨。上了癮越陷越深就永遠離不開。人類社會其實早已集體吸毒上癮很久了!宗教是鴉片,國家是海洛因,侵蝕著人類的精神和心靈。
把宗教和政治都施捨了,為正在旅程中的自己引路吧!你是你自己的燈塔。
你的心從來明白一切,也許只是暫時忘了!

2019-03-27

真自由與遍自在


the life  of plants  are precious than ours
because they are innocent
always silent
and never tell a lie .
植物的生命比我們人類來得珍貴,因為它們天真無邪,總是沉默,從不說謊。
                                                                                                              — P.R. Sarkar

和土想森林裡滿山的植物一起生活、工作,這將會是我在地球的旅程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這世界,如如不動才有真自由,在而不在方能遍自在。

2019-03-20

火箭爐、FB以及朝聞道共時性

這是今天用蓋屋子剩下的泥土新做的火箭爐,專事煮食,而原來的土窯用來烤麵包。這幾日正要開始忙著準備春天的育苗工作!
此刻
樹影料峭蟲鳴,星月猶寒虛空,夜半山中獨語,人間遠方朦朧。
想必是悠遊宇宙的靈魂跫音,總是等待著什麼到來,但見茫茫此心,畢竟別無他物!

2019/3/20 兩個星期前懷恩提到《朝聞道》這小說,其實我已不再看什麼書了,所以沒有立刻回信,那也是因為剛好發生了這有意思的“共時性”,今天就回信如下:

終於知道什麼是“共時性”了,你傳來的這篇我還沒仔細看,今天一大早尚杰傳來一則YouTube影片,正是簡介這小說,於是我也具體明白了書中所隱喻的 “朝聞道夕死可也”。

【文曰小强】8分钟速读刘慈欣“为求真理抛家弃子”的科幻作品《朝闻道》(2002年获读者提名奖)

這是今天一大早尚杰email回復我上次寄去的那篇我曾經每天與祖克柏單獨開會,如今我對Facebook失望至極》
*PS:對FB失望至極的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讀,這時代已經很少人願意這樣說話了,很想直接在這裡轉載,但原始文章有版權聲明,所以只列出它的連結,這是2019/3/16發表在“關鍵評論”網頁上的時代雜誌(Time)、財星雜誌(Fortune)授權中文翻譯文章。3/17我傳了這篇文章給懷恩和尚杰,並且寫道:你想過的和你沒想過的,你知道的和你不被知道的。生物機器之“人”與機器生物之“AI”兩者之間錯綜複雜越來越關係緊密的辯證。人而為人,可以擁有翅膀飛出這迷宮森林嗎?或者成癮深陷卻幻以為飄然升天。N年以前在跟流行用了幾個月的FB之後,我就停了它,因為這東西有點像林語堂筆下的淡巴菇。
以下是我的看法:
email的好處就像傳統手寫書信,它不像複製貼上然後狼吞虎嚥傳來傳去,反而更像一種消化,因此需要時間,如果消化的好,它便向外有意義地回饋並展現一種再創造的美感。
我的餘生除了已經在做的這個土想森林之外,如果有機會也希望寫一部非典型的靈性科幻,多年前曾動筆寫了幾個不同版本與架構的故事大綱,卻都因生活現實的拖磨而無以為繼,如今在經歷了“心靈DNA 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兩度出版夭折之後,學懂了順其自然的無需勉強,這宇宙裡你來不及做的在另外一個宇宙的你說不定早就完成了!不生滅亦未有增減,沒有更多也從來沒有更少,能量及其顯化的一切只是在虛空中流動變形,而我們不得不為了稍稍理解其中緣由有限理性地為自己的感性“掰”出時間概念,然後“逮矣”累趴地追逐。那麼“道”只是一條當下的生命之路,它甚至不是空間的存在,是時空的創造原理,更不用說“朝夕”了,朝聞夕死,行道者其實沒有時間去感慨這個問題幻相,因為行道完全非關時空,了生脫死,他已看過演出並喜悅地離開時空舞台劇場,他想自己也來寫一齣戲。
我的看法總是與世相違,但願在無限多重的平行宇宙裡不會這麼孤單啊!
朝聞道夕死可也我已經想了一輩子,現在不太想了,做不到或還沒做的事只會得到三個字“天曉得”,天曉得道究竟是什麼而不是人曉得,所以天字大人頭上一片天,除非人的思想理性與直覺情感都已升華到整體宇宙,除非他真的“立”地而頂“天”又接“天”了,除非他已至小無內至大無外存在於時空又不為時空所困,在又不在所以自在,由無所由便真自由。
朝聞道夕死可也,很想,但已由不得我作為一個人來想了!老子巧妙地回答了“道可道非常道”,可道之道只是有限“人”道,而永恆的宇宙常道在朝夕未存之境,那是生命真正所從來的國度。
以上是我的不巧妙回答。

2019-03-18

夜半山中獨語

山行忘路遠
野坐識天文
人間卻幾何
茫茫見此心
正是:人間山行,野坐茫茫。忘卻路遠幾何,識見天文此心。
自由所以自在,自在所以無所不在。
在與不在,見山是山又不是山。
且道:人間山行堪自由,野坐茫茫正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