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6

水塔

水塔地基,用水平尺測量,希望一次到位,盡可能平穩,畢竟這是容量1.5噸的水塔。圖左方土畦這幾日重新種了玉米、黃秋葵、花生。

2018.2.26下午終於送來了黑色塑膠水塔,容量1.5噸,直徑120cm,高180cm,抗紫外線,較為耐受陽光曝曬,安置在土想屋右後方通往水池的苦楝樹遮陰處。

雖然並不是很喜歡黑色塑膠水塔,但考慮防嗮功能及價錢(遠比不鏽鋼水塔便宜),還是選擇了這款黑色塑膠水塔,分三層,外層黑色抗紫外線,中間發泡層強化桶身,內層白色方便清潔。看來黑色桶身在樹林間顯得低調不搶眼,似乎也不錯!大貨車送來水塔,倒車時略微擦撞土想屋屋簷,幸好竹子本身具有彈性,沒什麼大礙。但願颱風季節時也能有所發揮。
2018.2.27安裝管線,照片前方原先土想屋1.0留下的空地打算做成工作用的遮雨遮陽棚

2018-02-19

春天到了誰先知

2018.2.19年初四,兩隻台灣藍鵲來訪,美麗的身影輕輕滑過土想森林的天空,的確是春天到了!繼續圍籬工作,並且為咖啡和無患子苗圃栽種遮陰香蕉樹,這是昨天傍晚送Supriya和大兒子還有達文西坐火車回台北後趁天還亮著到水墜一處廢棄香蕉樹幹挖回來的樹苗,而苦楝、白飯樹也都吐露新芽,是啊!春天真的到了!
苦楝

咖啡和無患子苗圃,還有廢棄堆裡挖來的香蕉樹苗

白飯樹吐新芽

2018-02-18

發現

Michael Burnham:
我的一生,邏輯和情感都在我心裡鬥爭,但現在推動我的是感情,我想到他就想哭,但我必須微笑,我感到憤怒,但我又想去愛,我很受傷,但又有希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Star Trek: Discovery Season1 Episode6

Paul Stamets:
等等,這是密林中的豁然開朗!
                                                —— Star Trek: Discovery Season1 Episode13

誰在剎那間無聲歎息
這是密林中的豁然開朗
或者消失了我的一生
暗夜星空盼望著美麗的隱藏
但我們終於想起互相遠離
並且歌頌著希望之心的永恆曙光
                      —— 在土想森林看Star Trek: Discovery,從小時候黑白電視最初的Star Trek一直到現在 ,它總是在我夢的角落等候著

遠眺都蘭山

2018.2.18年初三清晨和Supriya在池上遠眺美麗的都蘭山

2018-02-06

土想屋2.0 - 一個不是房屋的房屋

這是一個不是房屋的房屋,充其量只是一個以竹子為架構,帆布為頂,粘土段木為短墻(高度只到胯部),剛好夠一個人用的沒有固定基礎的臨時性帳篷,因此法規上它完全不是房屋,省去和控制人類社會網路的政府法律你來我往。
如果可以禁得起風雨考驗,這樣的架構與模式應該可以發展成一種介於帳篷和組合屋之間的不是房屋的房屋,將來竹子骨架可以是DIY的輕便堅固材質,帆布改成搭配骨架的片狀材質,最好設計成一個人的人力2-3天就能自行組立完成。
為什麼要沒事弄這個呢?將一人獨力造屋、自然屋、離網生活(off grid)的概念與實踐相互結合,這在將來人類面臨自然巨變而文明進化蛻變的時刻會顯得特別需要,它的幾何形式更切合物質與靈性的雙重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中更適合心靈的深化與開展。
一切從簡,回到最原初的直覺。因此每天晚上總是在還沒有燈光的情況下站在尚未完成的屋子前面,讓自己去感覺我需要什麼,屋子想要成為什麼,這貧瘠多風的嶺頂將有什麼!
從2017.12.8開始量測到2018.2.6,正式完成,前後將近兩個月時間,以就地取材(竹子、泥土、海金沙、銀合歡)與廢物利用(廢棄棧板)為基本原則,一人獨力施工。期間常常會出現事先料想不到的棘手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便成為建造土想屋2.0最具挑戰也最讓人感到快樂的事!到目前為止都能安然度過嶺頂強勁東北季風的吹襲,接下來更大的考驗是夏天颱風季節,備案是四、五月春天之後雨季之前在背風坡建一個半穴(土穴)半屋(銀合歡)的避風住所,估計施工會較為簡易快速,主要利用既有地形為半穴居的主體,建在背風坡的銀合歡入侵的樹林中,一方面也是適當砍除部分銀合歡騰出森林復育空間并以之作為建材。這將會是銀合歡林中的第一個具體實驗,根據觀察林中山豬刨地處附近那棵大苦楝樹周邊情況,一旦騰出了空間引進陽光,那麼地被植物會變的更加充滿生機,一改銀合歡林下單調裸露的貧瘠樣貌。在這之前將先建造一個露地苗圃圍籬,以較大面積重新培育之前被隔壁養雞場放山雞破壞殆盡的咖啡、光蠟樹(白雞油)、無患子、土密、七里香,另外卑南溪河床地有很多現成自生的小苦楝樹苗可以直接移植、水源地附近也有許多雞油(台灣櫸)、通草。當然這些都計劃配合超級水土保護植物培地茅(香根草)一起施作,希望透過人力積極有效又兼顧生態的做法能夠更好地幫助這個被銀合歡破壞多時而嚴重失衡的森林恢復生機。
以及之後花半年時間重建的土想屋3.0夾泥屋(2018.8-2019.3)https://farmsatyavan.blogspot.com/2018/08/30.html




砍下來的桂竹靠在九穹樹上陰乾去青,前方枯木預計作為攀藤類的自然棚架

2018-01-31

水源地

海拔465m水源地入口處回頭遠眺整個池上縱谷平原,嶺頂近鞍部反射亮光的是隔壁雞舍,雞舍的左側就是土想森林。山下伯朗大道、土想屋、這裡正好連成東西一線,誤差不到一兩度。遠方深入中央山脈的是卑南溪上游南橫新武呂溪。

往水源地的山徑隨處可見小時候美勞課常用的通草。
水,南溪上游發源地
水源地就在太極merkaba下的陰陽山坳處 2018.1.31
照片正中央小點就是土想屋 2018.2.5水源地入口

2018-01-18

生死為界
存在就是穿越
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片頭那<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大概是最好的寫照。
有形無形,無論身、心、靈都是一種界,它是意識存在的一個自我映照,也是宇宙創造的一個僅僅可被覺察的動機,這動機就說明了我們何以存在而且正是如實如是的存在著。
這,成就了一切所有相,實相與幻相、相與非相。
都只是在祂之中遊戲玩轉!我們所有的情感與思想是這遊戲玩轉的一絲餘味,卑微而有趣、渺小而流長,一個都不能少。
幽微是界,曙光與暮光為我們帶來白天與黑夜,沒有這幽微神秘,光明黑暗本是一體,這就是由靜而動,由無而有,然後祂玩轉樂此不疲,直到另一個全新的宇宙創造……

幾天前在樹林邊界山豬路上發現的已經被拔樁(人?山豬?)的土地界標,倒過來看,很有點方尖碑的味道2018.1.15

暮光2018.1.14
穿越


鷹之飛翔


讓我想起年輕時讀惠特曼草葉集的老鷹之歌,詩我現在一句也不記得了,但腦海裡總有一隻老鷹在盤旋飛翔

2018-01-16

Ode to my family

一大早,朋友傳來愛爾蘭歌手小紅莓樂團主唱Dolores O'Riordan 昨天猝死,享年46歲,死因不明。
昨天晚上我還在聽她的"Ode to my family",很美的一首詩。

這是我最喜歡的歌之一
偉大的藝術家
美妙的天籟
靈魂的聲音

2018-01-15

土想森林的理念與實踐-晴空萬里下的討論對話

2018.1.15 晴空萬里,正是現實世界的一種了悟,純淨,空無所有而涵括一切
Kumuda:
爸 我想問一下土想農場的長期規劃你有什麼打算呢 準備要做一份樹苗的募資計畫
Satyavan:
首先是森林復育,砍掉銀合歡但保留樹根銀合歡還是可以繼續生長,砍下來的銀合歡樹葉可做堆肥飼料,枝幹可做薪材建材造紙藤編等用途,因為有用途,所以銀合歡就受到適度的控制而讓出更多空間與陽光給原生樹種及林下灌木地被植物,原生樹種將以人工方式加快復育速度以求趕過銀合歡至少和銀合歡取得平衡,復育樹種包括林中本有生長良好抗風又耐貧瘠樹種喬木苦楝構樹九穹牛樟血桐白瓠仔(包括本地已馴化之泡桐),另外灌木類林中本有最大宗之七里香土密葉下珠月桃。人工初期將再引進生長快速拼得過銀合歡之本土喬木樹種光蠟樹(白雞油)與後期引進生長較緩但很適合本地之經濟樹種原生土肉桂與無患子,同樣的主要經濟樹種還有比較淺根性之林下作物咖啡(低密度林下以自然方式種植 )

K:
這主要是農場環境的營造 那更遠程的 向你有提說要成為靈性修行的場域這類的主體功能規劃是什麼呢?
S:
一般銀合歡入侵之森林的復育樹種包括木麻黃相思樹黃連木埔姜(黃荊)土密蟲屎血桐七里香。相思樹與銀合歡一樣可以自行固氮又生長快速是最能與之抗衡的植物。以上各種喬灌木多較不受銀合歡含羞草素影響又耐貧瘠適合本地利吉層粘性地質,山脊線上迎風需抗風樹種苦楝九穹相思牛樟本已生長良好可以需擴展,坡地被風但土質較差又過去60年代以來長期錯誤銀合歡造紙原料人工造林而後廢林導致銀合歡強勢入侵而林相單一只剩下一些更早期就已存在而幸運未被砍伐的大牛樟與大苦楝因為更高大而不受銀合歡影響,這些是寶要特別保護
銀合歡砍掉後自然加速森林復育,森林中除引進剛才說的復育樹種與經濟樹種之外,林中部分較平坦地會做成林中木屋與活動場地,分成幾個不同性質單元以較適中或較小規模散佈林中(每單元約半個籃球場大或稍大),坡地林相單一多銀合歡將就地取材可做log木屋,因隱身林中又規模不大可免去法規無聊干擾(主要設計不能讓衛星或航照從空中看到)(*註:人們還沒醒悟過來嗎?國家這個人類動物性的極致表現,以仇恨恐懼為糧食,以無限過度自私的領域行為為道德的人類社會制度正是心靈的腐敗亂源,以國家之名,一切罪惡都也殿堂上受到膜拜。正是國家透過法律制度與國家暴力行使人類社會自以為是的合法破壞大自然並道德崩壞地剝削萬物共享資源的基本權利。明白人山野鄉村都市走一遭,用你的智慧仔細觀察,你也許會有著以身為人類為榮亦為恥的矛盾複雜心理,當然你也可以不負責任自私無底線的學舌電影台詞說:這是戰爭、自己再加上一句饒富哲學意味的似是而非的:這是為了生存。我拷!這時就不得不爆粗口反擊,"為了生存",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有人類想的出來。最好地球上只有人類,沒有其他,這不就像土想森林裡的麻煩植物"銀合歡",長此以往,那麼地球人類終將成為星際文明中的公敵,但我們也可以自我反思而成為積極有意義的成員。我們如何對待地球母親對我們的長養恩情,我們也必將從宇宙規模的自然中受到同樣能量等級但超乎我們理解能力的不同形式的業報)
這樣的設計很自然就會引導樹林與人類的活動相互構成一個生態,同受其利。明年雨水期水池會開始蓄水,水池周邊也計劃種植培地茅淨水兼護坡,另外坡地適合處會做小型水池(最大我們家客廳大,搭配在活動單元周邊,這些小水池也會有培地茅保護兼水土保持,小水池一樣不被空中發現,因為夠小空照也照不出來,讓它以自然方式呈現)。最後坡地上三條主要裸露山溝主要實驗培地茅護坡水保,其周邊需特別保護不做任何開發活動
做許多分散式小水池的概念剛好與集中式大水利或能源發電相反,這是極為重要的事,將來人類必將飽受能源集中制度集中之苦,最嚴重將導致崩潰。土想森林的基本理念就是分散自足有限離網(離網off grid)而現實界這樣的理念的實踐正好呼應靈性生活的環境需求,未來世界人類文明由於自然的大規模巨變,現前的脆弱文明將急凍,國家製度與世界經濟將大幅崩潰無法應付,人類必須建立以靈性文明為主體的生活方式才能安然度過而不至於走向滅絕。(*註:正如我常說的,就這個世紀,資本主義金錢物化經濟、國家制度心靈控制、宗教教條靈性剝削,這三合一的三重身心靈剝削必將從人類文明中消弱或者被丟棄)
我們正是為這個做準備,以實踐告訴人們這是可行而且必行
我的書(*註:《心靈DNA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正式出版時書名也許會有更動,之前三年半時間因為出版夭折而放在網路公開free自由下載,由於近日已簽訂出版合約,根據合約精神,原先的網路版本我已在日前撤下,這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時候上天也安排要順利出版,書是理念宣揚,是精神田地。土想森林是理念實踐,是現實田地。
今天寫的這些我會一字不漏po在《土想森林》部落格上
幫忙介紹土想森林部落格,Google網址中的farmsatyavan就可看到所土想森林文章,或直接秀網址鏈接farmsatyavan.blogspot.tw或farmsatyavan.blogspot.com
目前Google土想森林四字秀出來的多是其他有的沒有的。直接網址關鍵字較快
正在做土想屋2.0短墻外圍防水保護,今天應可順利完成
我並非宗教式的末日論者,但科學理性來看,末日實際上也為期不遠,地球歷史已至少經歷6次大滅絕,人類有過遠比現今更為先進發達的多次文明,20億與5億年前的超級文明受到更智慧先進外星文明干預而滅絕,其他更有多數文明滅絕是來自人類自我的文明腐敗,但這些的意義並非單止於毀滅,相反的,它是往前升華演化的必經淬煉,宇宙純粹能量無所謂正負好壞,它只是陰陽互相變化的演出,我們人類是其中一個角色也是具有欣賞與反思能力的觀眾,這是上天給予人類的恩典,我們必須自覺並且珍惜善用。

短墻外圍防水兼內墻通風縫隙
另外參考附近現有部分造林情況,肖楠林也生長良好,應該也可以引進,還有一種我小學時後上美勞課最熟悉的通草(保利龍出現之前常用的美勞材料)山下有個阿美族部落叫吉瓜愛,吉瓜愛就是通草,似乎可以當林下作物或讓它自生。

(*總結之註:激進嗎?不,是這時代的人類太保守而沒有了悟到地球人類實際上已經有半只腳剛重新踏進星際文明的偉大旅程中。
請勿徘徊陶醉於往日光輝,生命就是不斷的前進。
醒來吧!人類,時間不會給我們賴床的特權。
地球時光是我們偉大旅程中途的一個美好休息,但現在曙光乍現,我們也正在覺醒。
準備前進吧!人類,你們也即將明白那美麗而智慧的詩句: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

2018-01-14

美好的一天

下山去便利商店拿出版合約,簽名蓋章再回寄他們。今天剛好是我滿56的生日,來得正是時候,這出版合約是我最好的禮物。上天安排得如此美妙,總讓人歷經千辛萬苦和喜怒哀樂,時間喜歡這樣的魔法遊戲,15年心血一千多萬字與圖的八本研究筆記和最後這本11萬字的書,終於塵埃落定,謝謝你們的成全與盡心盡力。
回首萬相盡在空中,本來沒有,存在與不存在,只是單純地看著它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天地如是,人如是。
下山途中遠眺南橫山區白雪(關山3668m)

土想森林的天空,鷹之飛翔

下山途中回頭望了望土想森林(圖正中央嶺頂山脊棱線)

日頭偏西,快到中央山脈了,帶來耶穌的光
夜幕低垂,感謝這美好的一天

2018-01-09

得失的一天

寒流又陰雨不斷,早上下山去農機行修理鏈鋸,心想這種天氣不好做事,冷得手指頭卡卡,不如給自己休息一下,回程便騎著機車轉往萬朝、龍泉方向走。平常從土想森林遠眺西北方隔著縱谷平原靠中央山脈那邊還有個萬朝溪山谷(秀姑巒溪上游),今天終於找到機會可以前去拜訪,靠池上街是萬朝,再裡面山腳下是龍泉部落。快中午回到了山上,才發現鏈鋸鋸板竟然不知不覺半路掉落。
一個鋸板和一個新發現,得與失,其實無得亦無失,不增不減,依舊原來,守恆。
這個濕冷多風的下午,想安安靜靜地品嘗早上泡好放在保溫瓶裡的熱咖啡,回味這快三個月來的人生,就像在龍泉回看土想森林那樣,雨霧迷蒙中,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經過時間魔法的過濾,最後留下來的也許就是記憶了!
龍泉部落,鋸板就是從黃色塑膠籃的縫隙滑落出去的,生活裡多的是意內與意外
從龍泉回看土想森林的方向,海岸山脈和縱谷平原之間的丘陵地帶,雨霧迷蒙,深遠處,已知和未知。
(壞天氣,正好用來檢測土想屋2.0是否禁得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