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土想屋2.0 - 一個不是房屋的房屋

這是一個不是房屋的房屋,充其量只是一個以竹子為架構,帆布為頂,粘土段木為短墻(高度只到胯部),剛好夠一個人用的沒有固定基礎的臨時性帳篷,因此法規上它完全不是房屋,省去和控制人類社會網路的政府法律你來我往。
如果可以禁得起風雨考驗,這樣的架構與模式應該可以發展成一種介於帳篷和組合屋之間的不是房屋的房屋,將來竹子骨架可以是DIY的輕便堅固材質,帆布改成搭配骨架的片狀材質,最好設計成一個人的人力2-3天就能自行組立完成。
為什麼要沒事弄這個呢?將一人獨力造屋、自然屋、離網生活(off grid)的概念與實踐相互結合,這在將來人類面臨自然巨變而文明進化蛻變的時刻會顯得特別需要,它的幾何形式更切合物質與靈性的雙重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中更適合心靈的深化與開展。
一切從簡,回到最原初的直覺。因此每天晚上總是在還沒有燈光的情況下站在尚未完成的屋子前面,讓自己去感覺我需要什麼,屋子想要成為什麼,這貧瘠多風的嶺頂將有什麼!
從2017.12.8開始量測到2018.2.6,正式完成,前後將近兩個月時間,以就地取材(竹子、泥土、海金沙、銀合歡)與廢物利用(廢棄棧板)為基本原則,一人獨力施工。期間常常會出現事先料想不到的棘手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便成為建造土想屋2.0最具挑戰也最讓人感到快樂的事!到目前為止都能安然度過嶺頂強勁東北季風的吹襲,接下來更大的考驗是夏天颱風季節,備案是四、五月春天之後雨季之前在背風坡建一個半穴(土穴)半屋(銀合歡)的避風住所,估計施工會較為簡易快速,主要利用既有地形為半穴居的主體,建在背風坡的銀合歡入侵的樹林中,一方面也是適當砍除部分銀合歡騰出森林復育空間并以之作為建材。這將會是銀合歡林中的第一個具體實驗,根據觀察林中山豬刨地處附近那棵大苦楝樹周邊情況,一旦騰出了空間引進陽光,那麼地被植物會變的更加充滿生機,一改銀合歡林下單調裸露的貧瘠樣貌。在這之前將先建造一個露地苗圃圍籬,以較大面積重新培育之前被隔壁養雞場放山雞破壞殆盡的咖啡、光蠟樹(白雞油)、無患子、土密、七里香,另外卑南溪河床地有很多現成自生的小苦楝樹苗可以直接移植、水源地附近也有許多雞油(台灣櫸)、通草。當然這些都計劃配合超級水土保護植物培地茅(香根草)一起施作,希望透過人力積極有效又兼顧生態的做法能夠更好地幫助這個被銀合歡破壞多時而嚴重失衡的森林恢復生機。
以及之後花半年時間重建的土想屋3.0夾泥屋(2018.8-2019.3)https://farmsatyavan.blogspot.com/2018/08/30.html




砍下來的桂竹靠在九穹樹上陰乾去青,前方枯木預計作為攀藤類的自然棚架


地上打樁空間定位

編A形屋斜面架

好用園藝農事布繩綁法

紅布繩配綠竹竿

豎起第一個斜面

兩個斜面相靠成A字形


上樑

樣子出來了
搭前門屋簷


弓形手搖鑽在竹竿上鑽孔做結合,受風面上東北季風風壓特別強,斜撐用這樣的方式會比單純的繩綁更牢固抗壓

架構正面,有點小教堂的感覺

2017.12.19架構全部完成,明天Supriya的透明帆布將會寄到,屋頂最上面那兩格會做成透明,白天採光,晚上睡覺可以看著天空的星星

銀合歡段木短墻

大門門柱
升起風之帆


2017.12.21冬至前夕下午五點完成透明屋頂上架(上面兩格為透明屋頂,以下四格為達文西旁邊那疊不透明帆布)
裁切帆布準備送去山下帆布行打孔

12.23 鋸段木,每段15cm。鏈鋸強而有力卻又危險,需要高度專注集中。12.24又接著鋸了更多段木。
12.25聖誕節,埋設段木短墻的墻腳
12.27開始搭設下半部的帳篷

兩邊都搭起來,不透明帳篷的部分將來還要覆蓋成草屋以增加抵擋風雨和遮陽隔熱的功能,至於透明屋頂陽光直射的問題,打算在室內搭簡單活動式遮陽天花板,出太陽的日子遮起來,陰天和晚上打開

真的越看越像個小教堂,內部空間具體大小是剛好夠一個人站在裡面伸出雙手畫大圓圈,你想到了嗎?達文西Vitruvian 

準備和土搭短墻,前門鐵架將直接糊成土墻,中間是60cm寬的大門,其實只是一個剛好夠一個人通過的小門而已。土想森林初期的建設都是以一個人的人力及需求為原則,有點哈比人的味道,什麼都小一點,但天空和土地很寬闊。

材料:山豬在樹林裡刨樹根挖出來的粘土塊、稻殼、砂子(跟山下富興溪砂石場買,只算大量車載過磅,機車載少量幾包免費)、燙熟糯米獎、水,作用就跟水泥一樣,經過土想爐的實驗,非常理想,經過幾天的炊火,爐子已經硬的像石頭一樣。
門墻骨架,可以看到右側短墻已經築起

外骨架,加強結構并方便附掛茅草。
2018.1.4終於來電,結束兩個半月以來一入夜就自然黑暗的日子

2018.1.6連日陰雨,東、北兩側短墻完成

連日陰雨,提前清空,將這裡變成達文西的天然系狗界豪宅

我的家當全搬進土想屋2.0,先避開連日陰雨再說

趁粘土還有可塑性,用手指壓實

前門墻板

三面短墻已經完成,帳篷先搬進來

回首,土想森林就在圖中央丘陵嶺頂,後方遠處是海岸山脈

三面短墻外圍加上防水帆布

土想屋1.0功成身退,拆下茅草與棧板,在土想屋2.0重生。


茅草全部拆掉,只剩骨架

床也鋪好了

2018.1.16拆下來的茅草在土想屋2.0重生,漂亮多了。真懷念將近三個月時間在土想屋1.0透風漏雨爬進爬出的日子
再見了土想屋1.0,謝謝你!
茅草覆被完成

剩下最後的Anandanaga之石,也將移到土想屋2.0

海金沙用來清洗滿是泥巴的桶子,很好用


神切,原本只量其中一塊,沒想到一刀切下去,發現兩塊竟然完全一樣大小,剛好。

外圍墻腳鋪石子,保護墻腳又鎮壓帆布



2018.1.23前門墻板,上半部是從1.0拆下來的棧板,下半部土墻。土墻質感特別好,
2018.1.23 門框。年初和Kumuda合力砍下的粗重銀合歡做門框。門楣上是太極merkaba和Anandanaga之石
2018.1.25 安裝門鈕
榫接木條再加上廢棄塑膠片做成大門

2018.1.25 門墻與帳篷帆布之間的縫隙用海金沙填補,效果看起來還不錯













2018.1.26 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昨天用棧板作門板,發現並不如預期理想,今天改成組合廢棄的塑膠板,有破洞裂痕的地方用透明膠帶修補,終於完成了土想屋2.0的小小的大門,明天續裝門栓及細部修整,土墻也還需要再增厚些
2018.1.29 用海金沙填塞門框縫隙兼裝飾作用,有禪繞畫的味道。纏繞是海金沙的生存本能,也是植物界的生態殺手,而土想森林中另外一個外來植物造成的生態失衡就是銀合歡,銀合歡以快速生長及釋放含羞草素的化學武器攻城掠地。土想屋2.0充分利用海金沙及銀合歡,讓人類的活動也成為生態發展中積極有益的一份子,也就是適度制衡、控制海金沙與銀合歡,幫助森林找回活力。
門栓也裝上了。
2018.1.30前門墻最後的透光鑲嵌布簾。先用布繩拉出不規則窗格,再加上窗簾布,夜裡透光,更像個小教堂!
土想屋2.0終於快要全部完工了!明天再和一些粘土補強。
土想屋前,月光下。山下遠處亮光是卑南大橋。
從山下卑南溪撿來的石頭保護墻腳

陰陽,光影幻化 2018.1.31傍晚

陰陽 ,光影幻化

2018.1.31 在門前用枯掉的苦楝倒木做一個長板凳。土想屋2.0大致上算是完成了,今天還來不及和粘土修補土墻
20182.2 門墻全部用泥漿統一色調并保護上半部較為脆弱的棧板墻
海金沙蓬鬆強韌又自相纏繞的特性很適合細縫填塞,實驗防止蚊蟲草索入侵。(草索,用台語念念看就知道草索何物?)2018.2.6

一整團海金沙輕輕拉扯成長條狀,塞入茅草與帳篷帆布之間的隙縫

2018.2.6 大門繪上生命之花,寒流中正式完成土想屋2.0


2018.2.6 土想屋2.0 生命之花



2018.5.4天氣越來越熱,為防止陽光直曬,屋頂透明帆布也加蓋茅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