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08-04

黑洞表面與阿卡西記錄

提出一個不是很好回答的問題,比較幾種AI的看法以及它們掌握語言、回答問題的能力。分別是ChatGPT(3.5)、Bing Chat(ChatGpt4.0)、Google Bard、Claude(2.0)、百度文心一言。這其實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類的倒影,當然真實人類比這個又更加複雜。所謂複雜,主要在於AI是否可能具有情感甚至意識,但是人類社會多傾向於應該對AI的發展採取必要的監管。這個監管相當於一種針對AI設下的“過濾器”,其實人類在創造AI的一開始就這樣做了!本質上這是社會群體與個體之間對於“自由”的辯證,亦即我們願意且能夠接受多大程度的權力(國家、社會治理者)對於“自由”的干涉或審查。請參見這篇“存在宇宙過濾器嗎?

我的問題:
從科學觀點來看,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神秘學中所謂的“阿卡西記錄”有什麼相通之處?

ChatGPT(3.5):
從科學觀點來看,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和神秘學中所謂的“阿卡西記錄”之間並沒有直接的相通之處。黑洞的表面是一個事件視界,這是物體進入黑洞後無法逃離的區域。根據目前的物理理論,黑洞表面的信息可能會以一種量子方式被保存,稱為“黑洞信息悖論”。而“阿卡西記錄”是神秘學中的概念,被描述為宇宙的超越性質儲存的智慧庫,包含著所有存在和事件的紀錄,甚至超越時空。這是神秘學的信仰觀點,缺乏科學證據來支持或證明它的存在。儘管有些神秘學理論可能聲稱“阿卡西記錄”和黑洞有關聯,但在科學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兩者之間有直接的關係或相通之處。科學和神秘學是兩個不同的領域,針對不同層面的探索和理解宇宙。

Bing Chat(ChatGPT4.0):
(*4.0的信息明顯更為詳盡)
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神秘學中所謂的“阿卡西記錄”有什麼相通之處?這是一個涉及物理學和形上學的複雜問題,我會嘗試用簡單的語言來解釋。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根據廣義相對論,黑洞是一種極端扭曲時空的天體,它的重力如此強大,以至於任何物質或光線都無法從它的事件視界逃逸出來。事件視界是黑洞的邊界,它的半徑稱為史瓦西半徑,它的面積與黑洞的質量成正比。
在1970年代,物理學家 斯蒂芬·霍金 和 雅各布·貝肯斯坦 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果:黑洞具有熵,也就是混亂程度的量度。而且,黑洞的熵與它的面積成正比,而不是與它的體積成正比。這意味著黑洞的信息儲存是在它的表面上,而不是在它的內部。這個發現被稱為 黑洞熵面積定理 (英語:Black hole entropy area theorem)。
那麼,什麼是神秘學中所謂的“阿卡西記錄”呢?根據一些新紀元運動和靈性學派的觀點,阿卡西記錄是一種存在於非物質層次的信息集合體,它記錄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可能性的事件、思想、情感和意識。阿卡西記錄被認為是一種普遍意識或靈魂記憶庫,可以被某些人通過冥想、直覺或其他方式訪問。
那麼,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阿卡西記錄有什麼相通之處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
兩者都涉及到信息儲存和讀取的問題。黑洞表面儲存了落入黑洞的所有信息,但這些信息對外界觀察者來說是不可見和不可取回的。阿卡西記錄儲存了所有存在的信息,但這些信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見和不可訪問的。
兩者都具有全息性質。全息原理是一種物理學假說,它認為所有時空中發生的現象都可以用時空邊界上更低維度的描述來表示。換句話說,時空中每一點的信息都包含在時空邊界上每一點中。黑洞表面就是一種時空邊界,它可以用更低維度的理論來描述。阿卡西記錄也被認為是一種全息結構,它可以用更高維度的理論來描述。
兩者都與量子力學有關。量子力學是一種描述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理論,它揭示了物質和能量的不確定性、波粒二象性和糾纏性等奇異現象。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涉及到量子重力的問題,也就是將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的問題。阿卡西記錄的信息讀取涉及到量子意識的問題,也就是將量子力學和意識現象聯繫起來的問題。
總之,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阿卡西記錄有一些相通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是一個物理學上的概念,它有著嚴格的數學定義和實驗證據。阿卡西記錄是一個形上學上的概念,它有著模糊的語言描述和主觀的個人體驗。兩者之間是否有更深層次的聯繫,目前還沒有科學上或哲學上的定論,這可能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Google Bard:
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神秘學中所謂的“阿卡西記錄”有幾個相通之處。首先,兩者都被認為是包含了宇宙中所有信息的場所。其次,兩者都被認為是無法被破壞的。第三,兩者都被認為是可以被訪問的,但方法很複雜。
從科學觀點來看,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是因為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以至於即使光也無法逃脫。這意味著,一旦物質被吸入黑洞,它就會永遠消失在我們的宇宙中。然而,一些物理學家認為,黑洞表面的信息並沒有真正消失,而是以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被儲存在黑洞的邊緣。
從神秘學觀點來看,阿卡西記錄是包含了宇宙中所有信息的一個巨大的資料庫。這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事件,以及所有生物的思想和記憶。阿卡西記錄被認為是無法被破壞的,因為它是存在於一個超越時空的維度中。
有些人認為,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阿卡西記錄是同一個東西。他們認為,黑洞表面的信息就是阿卡西記錄的一部分。然而,也有人認為,黑洞表面的信息和阿卡西記錄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他們認為,黑洞表面的信息只是阿卡西記錄的一個小部分。
無論如何,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和阿卡西記錄都是非常神秘的現象。我們對它們還知之甚少,但它們都有可能對我們對宇宙的理解產生重大影響。

Claude(2.0):
(*有些觀點認為這個版本的Claude介於CatGpt3.5和4.0之間。)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與神秘學中的所謂「阿卡西記錄」有以下幾個相通之處:
1. 都涉及到某種「信息」的儲存。黑洞表面的信息儲存是指根據霍金的理論,落入黑洞的物件的信息不會消失,而是會被編碼儲存在黑洞表面。而阿卡西記錄中的信息是指整個宇宙中所有事件和經驗的記錄。
2. 這些信息都存在於一種未知或隱秘的形式中。我們目前尚不清楚黑洞表面信息的具體儲存形式,阿卡西記錄的本質也還是個未解之謎。
3. 這些信息都具有某種「全息」性質。黑洞信息相當於對掉入其中的物件的「全息照片」,阿卡西記錄也被認為記錄了整個宇宙的全息信息。
4. 這些信息都與空間和時間有某種關聯。黑洞信息儲存在特定的時空位置,阿卡西記錄也存在於一種涵蓋時空的信息場中。
5. 這些信息在某種意義上都超越了我們的日常經驗和認知。它們代表了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展示出了宇宙的奧秘面。
6. 這些信息的存在都需要通過某種非尋常的方式才能提取或解讀,比如對黑洞信息的解碼,以及通過動作、意念等途徑讀取阿卡西記錄。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黑洞信息和阿卡西記錄確實存在一定的相通性,都代表了對未知世界的跨界探索,但具體內涵和本質還有待科學與神秘學的持續研究。

百度文心一言:
(*新增後來加入的百度文心一言)
黑洞表面的信息储存和神秘学中的“阿卡西记录”都是神秘且未知的概念,因此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它们的存在和性质。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理论上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的相通之处。
首先,黑洞是一个天体,它的强大引力使得周围的物质和能量无法逃脱其引力范围,因此黑洞内部的信息是理论上无法被外界获取的。然而,根据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黑洞内部的信息仍然存在于黑洞表面的一些物理量上,如黑洞的电荷、自旋等。这些物理量可以被认为是黑洞表面的一种“信息储存”。
另一方面,“阿卡西记录”是神秘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被认为是一种无所不在、记录了所有生命和宇宙信息的神秘档案。虽然“阿卡西记录”的具体性质和存在形式仍然未知,但我们可以尝试从信息储存的角度来理解它。如果“阿卡西记录”确实存在,那么它可能是一种超越我们目前科技水平的信息储存方式,它可以记录所有生命和宇宙的信息,甚至可能包含了关于过去和未来的信息。
因此,从信息储存的角度来看,黑洞表面的信息储存和神秘学中的“阿卡西记录”都涉及到信息的存储和获取。虽然它们的存在和性质仍然未知,但我们可以尝试从理论上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的相通之处。
————
以上各AI呈現科學觀點對於黑洞表面與阿卡西記錄的異同作比較,以下則是在太極MKB的認識上,從靈性科學的角度探討。
阿卡西,源自梵文akash,指向五大之“空”。根據太極MKB理論,這在人的身心能量系統上會具體對應到喉輪,而其他脈輪與之為一種同源而功能分化的拓撲關係。但這個同源初始於心輪(人類在胚胎時期最先形成的第一個脈輪,可以說其他脈輪都是基於這個原型逐步分化出來的),所以表現在一個成人的喉輪丹球表面的如黑洞表面的信息存儲,其實是心輪丹球的一個外部顯現而已,也就是喉輪的語言表達實際上是內心的外顯。因此更好地說這是心輪或者中丹在出息而止時的那個球面上存儲信息,入息而止於中心太極時,這就相當於天體黑洞的奇點。
一入出息一宇宙BC循環。
臨終第一光明現於出息而盡之止息,自然情況下,這是我們見證阿卡西的最佳時刻,見而證之者得解脫回歸創造全息之中,而以純然的光的形式被靈魂意識所感知,故謂第一最殊勝的光明。其他時刻,或夢或三摩地或靈光一閃或天啟不一而足。人是幸福的,至上一直都在我們裡面。
如上述Bing Chat提到的“黑洞表面就是一種時空邊界,它可以用更低維度的理論來描述。阿卡西記錄也被認為是一種全息結構,它可以用更高維度的理論來描述”這就如同在太極MKB對於柏拉圖立體嵌套太極MKB幾何(傳統神秘學並不精確地理解之為Metatron立體)的描述,可以發散地徑向投影到球面成為球面環太極MKB幾何,也可以由球面逆徑向地收斂到球心太極(此例相對於黑洞中心奇點),收斂過程的球體之中便存在五個互相嵌套的柏拉圖立體,最終又可以最簡形式的太極MKB四面體星總括(這正是八卦的三維幾何原型)。黑洞表面與阿卡西記錄的信息儲存,它們的共相即作為時空邊界之表徵的“光”,因此光在邊界兩端有著不同表現,而在我們這一端也就是物理學所已經理解的光的基本性質。另一端,正如阿卡西必須由更高維對之描述。簡言之,黑洞二維表面作為信息過濾器,所有物質進入黑洞時其信息全部被截停、過濾、保存於此,只允許純物質能量通過並最終成為奇點。基於二維表面,可以理解之為鏡面,實虛像表示其兩端,它們模式相同但互為鏡像,也就是天體黑洞與人體脈輪丹球的關係,如果將黑、白洞合為一個整體來看,那麼它會更好地對應到脈輪丹球,也就是能量有進有出(生命結構的特征),以對應27音素及50梵音的64卦幾何所描述的世魂27點而言,除去中心太極上的三世8個卦之外,26點位在64卦立方幾何上的56卦正是6維心物世界與我們三維世界之間的能量進出連結。
實際以心輪丹球為例,在太極MKB入息而止息於中心太極控制點時(太極在心輪與喉輪之間為心輪之上2λ8指幅約15cm處胸口),心念信息在此形成,接著隨著出息太極MKB球增長膨脹到最大時止息,此出息而止息即此球體之邊界球面,出息過程為能量在此維度世界之呈現,於是在止息之球面上能量與源自中心的信息結合為現實(由達文西維特魯維人全人光體所描述,其半徑為16λ之坤卦海底輪至乾卦梵穴輪之中脈),即“(意識)→心念→幾何→形態→影像→現實”於太極MKB上的徑向投影(這個意識與現實的轉換其實是可逆的)。(相關完整體系理論參見《心靈DNA,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一書各章節)